让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2003年7月4日,这一天是美国国庆日,一些纽约市民聚集在布鲁克林海滩为“911”举行纪念活动,却遭到警察的干预,原因是他们在海滩上喝啤酒。纽约有一条法律规定:在公园和海滩等公共场所不得饮用酒精饮品。
不过,仅仅几天之后,在中央公园举办的纽约交响乐团的演出中,许多观众坐在草地上边欣赏音乐边品尝葡萄酒,警察却听之任之。更让啤酒酒友们气愤的是,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也在其中!葡萄酒的酒精含量(11%~14%)比啤酒(3%~5%)还要高,为什么警察不干预喝葡萄酒的人们?纽约一位政治学教授分析指出:“很明显,纽约的酒文化存在歧视和不平等。布隆伯格出身‘葡萄酒阶层’,不是‘啤酒阶层’。”
布隆伯格市长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是著名金融资讯公司Bloomberg Lp的大老板,以40亿美元身价位列《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这就代表“葡萄酒阶层”吗?世界著名葡萄酒贸易研究专家、出身于瑞士葡萄酒经纪商世家的pierre Spahni曾在《葡萄酒》一书中研究指出:“啤酒似乎是穷人的酒,而葡萄酒则拥有高贵的形象。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葡萄酒的兴旺肯定有‘雅皮士’的贡献。”社会上之所以形成“葡萄酒阶层”与“啤酒阶层”的阶层划分,我们认为除了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葡萄酒文化与这部分人的趣味比较吻合。葡萄酒需要节制的态度,需要一定的鉴赏水平;葡萄酒是商务交流的工具;葡萄酒蕴涵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代表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美国葡萄酒市场理事会的最新调查表明,在2004年至2005年间,家庭收入高于3.5万美元的美国人在家喝葡萄酒的人数上升了31%,喝啤酒及烈酒但不喝葡萄酒的人数则下降了25%。来自英国Datamonitor商业信息公司发布的市场分析预测,到2008年,英国的葡萄酒消费有望增长16%,啤酒消费将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有一篇题为《上海商务用餐多用葡萄酒》的报道说,2005年上海的酒类消费首次出现了葡萄酒超过白酒的现象,葡萄酒的消费量达到5万千升,而白酒为4万千升。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种趋势之所以首先出现在上海,是因为上海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编辑 小Q)
葡萄酒 阶层
中国酒网酒类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