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啤酒人均消费量仅为30升,与国际人均啤酒消费量相比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啤酒消费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正是因为中国啤酒市场有如此巨大的增长潜力,吸引了全球啤酒巨头的目光,外资啤酒巨头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悄然进入中国,从而引发了一场啤酒行业的争夺战。
在这场营销大决战中,以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采取了步步推进、稳扎稳打的市场渗透策略,他们不断适应中国啤酒市场,努力本土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也不断增强;而作为民族品牌的青岛、雪花、燕京等国内啤酒巨头,以及紧随其后的金星、珠江、金威等二线强势品牌,则加快了扩张与整合的步伐,并在一线市场,刀来剑往,打起了一场贴身肉搏战,从而让中国啤酒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全球竞争状态。
妨碍啤市营销质量
提升的“硬伤”
经验主义泛滥
作为啤酒企业的最高层,老总也要下市场,了解市场的动态,与时俱进,才能懂得创新。作为老产品,啤酒包装也要常更新,但要沿袭传统的核心记忆点与要素,才能使市场趋于稳定并渐趋增长。
市场期望太高
当认定一个营销策略时,付诸实施要长时间坚持一个策略,不能变来变去,或是频繁更换操盘手,营销策略忽左忽右,竞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任何一个新操盘手,都有自己的操作思路,他们很难去接受他人原来的思路,否则担心认为没有主观或无能,一旦失败,大不了他们换一个公司,结果吃亏的还是本企业。
广告创意偏重唯美,无法落地
很多广告人或广告公司,在做创意的时候,为创意而创意,追求唯美,把很多高深的妙想溶入表现的画面,特别是电视广告,短短的几十秒,消费者根本来不及领悟就过去了,一头雾水。不知企业在做什么,很显然,这是一种资源浪费。还有的平面广告也追求尽善尽美,力求表现得美轮美奂,也很难在读者扫描报纸的时候抓住眼球,广告的杀伤力不够,无法抓住消费者的心。
广告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销售力的问题,如果总是自我玩味,可能市场未必就能启动,广告落地,形成销售才是企业做广告的初衷。不考虑地面跟进,是冒极大风险的。有的企业在高空媒体上大量做广告,忽视终端管理营销,其形成的声势却被竞争对手在终端给拦截了。
盲目跟风,没有特色个性
跟风,是不少中小啤酒企业的“嗜好”。与其花巨资开发市场、培育市场,不如跟风大企业,照搬他们成功的经验,仿照其成功的手法及策略。跟风学习本无可厚非,好的策略要积极推广,但有很多的企业,跟风往往不得要领,最后花了冤枉钱。
以电视广告创意为例,以电视明星代言为表现手法的广告就不少,最后连厂家自己也弄糊涂了,到底自己的产品到底卖给谁?
短浅思维,一锤子买卖
部分企业老总思维短浅,拿到一个产品,并没有长远的打算,今年能赚钱就好,明年的事情明年说。缺乏长远打算,没有中长期战略规划,是很多产品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因此注定了多数啤酒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暂。其中,包括一些短期内非常成功的案例。做品牌营销,短浅思维要不得。
脱离市场实际,主观主义严重
很多企业老板都喜欢主观定位产品,我们的产品如何好,价格如何合理、消费人群应该是哪些、市场前景如何大。他们在脑海里已经把产品的雏形勾勒得非常完美,即便找“外脑”,也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这样做市场肯定不行。有的企业老总完全是出于个人喜好,连产品包装都要自己去定,没有实事求是。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多数不被接受,成功从何而来?
营销传播未必需要整合
一些营销人奉整合营销为圣经,以为只要营销整合就能成功,不成功的品牌是没有整合起来。其实,整合营销未必适合啤酒品牌,单一媒体反而更好操作,不仅省钱,而且市场容易启动。而那些靠会议营销推广产品的品牌则没有媒体造势,讲究的是一对一的亲情营销。
延伸品牌过急
单品成功比较容易,个别啤酒厂家取得一些小成绩就想延伸品牌,或考虑推出系列产品。结果,资金分散、人力分流,不但延伸的系列产品没有成功,连原来成功的品牌也受到了影响。多数企业靠单一品牌突围成功的较多,取得了不菲业绩。他们将主要目标集中在一个产品上,力争产生最大化的利润。品牌延伸操之过急,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酒网酒类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