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酒类营销

酒类营销

作者:中国酒网  时间:2017-01-04 05:54:01
【导读】 汾酒:文化营销做市场

在产品的背后,往往蕴藏着一种隐性的基因——文化。企业向消费者销售的不光是单一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才是产品深入消费心智的核心所在。

这要求企业应当转变观念,转变营销方式,重视文化营销。

“汾酒有着几千年传统的酿造文化,所以我们认识到经营产品就是经营文化,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传播汾酒的文化,真正使消费者在饮用汾酒的过程中,品尝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这就是我们与兄弟企业的差别化。”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非常看重汾酒的文化塑造。

这两年,我们明显发觉,汾酒已开始主打文化牌,以文化营销作为打造汾酒新形象的突破点,尤其是去年汾酒借夺人眼球的营销事件,在文化营销上小试牛刀,市场推动效果显著,重新找到了汾酒的价值定位。

千年的文化底蕴

千年汾酒,文化绵绵不绝,汾酒的文化基因是其他名酒企业不可相提并论的,也是汾酒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

其一,山西杏花村酿酒史5000多年,从未中断过。这可以用实物来证明。在山西杏花村,有一个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叫杏花村遗址,时间大约从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到夏商时期,历时2000多年。这个遗址中出土的各个时期的酒器、酒具,证明了杏花村夏商之前的酿酒史。在汾酒集团,有中国最早的独立的酒文化博物馆,馆藏酒器酒具都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杏花村周边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收集而来的。这些酒器酒具从周代一直到民国,共有1000多件。这个博物馆证明了周代以来杏花村的酿酒史。

其二,杏花村名酒史1500年,也从未中断过。汾酒从北齐时候成名,载入二十四史,后来载入《唐诗三百首》、《四库全书》,唐宋元明清,代代有名酒,一直延续至今。

其三,山西汾酒技术工人,在明清时代随着晋商的脚步,将杏花村酿酒技术传播到了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包括今天的名酒之乡贵州、四川、陕西、江苏,许多名酒都与汾酒有直接和间接的传承关系。

其四,山西汾酒从1910年以来的百年中,创造了中国白酒业N个“第一”。最让汾酒人自豪的是,汾酒是中国白酒中惟一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大奖的品牌,也是中国白酒中最早的国宴用酒,且是五十年代初慰问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批国家名酒。

其五,历代文人给杏花村汾酒留下了诗词歌赋3000多篇,书画作品3000多幅。这样的文化积累,在世界酒文化史上恐怕很难找出第二家。

薄弱的文化“占位”

权威调查机构OpENED调研显示,在消费者心目中,汾酒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品质优良的”、“清香型白酒中最好的”、“诚信而负责任的”、“老四大名酒”,其中文化与品质分别排前两位。

可以说,汾酒与其他白酒最根本的差别就是品质与文化。鲜明的个性,优良的品质,独特的文化,这些优势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理应在细分市场上成为绝对强势品牌。从这点来看,汾酒有理由以文化营销为品牌复兴的杠杆。

但是,汾酒在文化上的挖掘仍然处于薄弱阶段,存在不同层面的不足和缺失:

第一,清香文化传播不足,聚焦性不强。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言人,但现在不少地方酒都在打“清香”旗号,试图占据清香品类。汾酒如果不着手加强清香品类代表的宣传和清香文化的传播,恐怕就难以占据清香品类龙头的地位。

第二,品牌文化不清晰。汾酒、竹叶青、杏花村品牌文化的内涵尚未得到清晰的梳理与总结,缺乏差异性,这集中体现在文化的简单堆叠和罗列,无系统性、层次性。让人印象不深,耳熟能详的甚少。

第三,情感文化撬动不足。以往,汾酒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络不够明晰,仅仅依靠的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单一交流,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仍停留于空白阶段,造成汾酒品牌的情感文化严重缺失。

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称,从价格和销售上看,汾酒目前确实没有处在领先地位,但从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香型和品质来看,汾酒有资格在中国高端白酒市场上树立显赫的地位。

数据显示,汾酒近年以20%以上的年增长率在发展,不过仍然落后于行业平均发展速度。加之茅台、五粮液名酒大佬的突飞猛进,二三线白酒的快速崛起,汾酒面临的压力仍旧不小。

汾酒若想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白酒市场东山再起,夺取清香型白酒的王者宝座,就必须实施差异化竞争,从文化和品质上谋求市场发展机遇。“我们计划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文化层面上占据市场。”

中国酒网酒类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