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酒文化

酒文化

作者:中国酒网  时间:2016-12-20 05:07:54
【导读】 关于北魏古井与地下宋井

关于北魏古井与地下宋井

古井厂区有两口“古井”,一是北魏时期的古井,源于前面提到的南北朝时期北魏将军独孤信,一是地下宋井。关于地下宋井,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原减店集的百姓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除了那口北魏古井以外,还有一口古井,那口古井上面盖着红石板;红石板不能打开,打开以后会红透半边天。时光流逝,到了一九八七年,一个秋天的早晨,古井酒厂办公室怯生生地来了一个农民打扮的中年汉子,问其来意,他言其祖母是原减店集人,死前为了孙子,讲了一个她们家族的秘密,就是那口古井的具体方位。来人在香烟盒上画了一张图,观其方位大约在厂大门东南五六十米左右。

中年汉子的目的,是找到井后能在古井酒厂上班。当时的厂领导同意了他的要求并为其准备了一些工具。当时的厂门口东南五十米的地方是厂幼儿园,他打了几个探洞没有发现井口,再往前延伸却不行了,因为有民房不让打。中年汉子有点失望,厂领导安慰他,请他吃了饭,买了车票,送两瓶古井酒,他就回去了。这件事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一九九二年十月,古井文体馆兴建。文体馆的位置就在原来厂幼儿园的旁边,把民房收回后建设的。文体馆需要打较深的地基,在挖掘机打到距地面近五米处打到了石头,挖不下去了。一看,是一个砖砌的井,井上面盖着的石板已被挖掘机断成三块了。上报情况后,领导让立即停工,请来文物部门对井进行鉴定。通过出土的砖、瓷片、碗等作出断代,为宋时井,距今约有九百到一千年。当时就修改了施工图纸,对其进行保护。文体馆建成后,在其旁边建了一个亭子,亭下建一个地下室,有通道通于地面,这就是地下宋井的来历。

宋井为何会在地下呢?据考证,以前古井镇属于黄泛区,黄河故道就在离古井镇不到四十公里的商丘。史料记载,南宋嘉熙四年即公元1240年,黄河发了一次特大洪水,“夺淮入海”,可能当时的人们为了躲避水灾,在临走前用了当时农村用的石磨或碾盘之类的石板盖在井口上。后来井口再没有打开过,千年后才重见天日。黄河在元明清时也多次泛滥,淤积造成了地面的抬升,使得井体日趋下沉,终于形成了地下井。

宋井的水质,经鉴定同北魏古井一样,也是偏碱性的水,富含锶、碘、钾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矿物质,非常适宜饮用和酿酒。贵宾来这口宋井参观时都赞不绝口,如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喝完后直夸“革命的神水”。

依据原先宋井的传说,当时的发掘现场并没有产生红透半边天的灵异现象,但古井的产品确实是自此以后步步攀升,红透了大江南北。

距今1400多年的北魏古井,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在独孤将军投武器之前,这是一口枯井,即使有水也是苦涩难饮,独孤将军将长戟一扎入井底,井泉上涌,又将金锏一扔,井水改变了水质,变得清澈甘洌。当然这是美丽的传说。这口井有四绝:一是千年古井,历史悠久;二是水质甘洌,属优质矿泉水;三是有史以来就没有干涸过;四是井上有启功、沈鹏、赵朴初、溥杰四大名人题写的井亭名。故而该井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第一井”、“华夏第一井”、“天下名井”。

古井亭的明柱上,题着启功先生的对联“佳酿千年传魏井浓香万里发汤都”。亭子正中间,是沈鹏先生书写的《古井亭记》碑:“古有禹时仪狄造酒之说,足见酒在我国源远流长。故《尚书》有《酒诰》之篇,《大雅》有《既醉》之章。而见于曹集之孟德奏上《九酝酒法》,则为吾亳造酒历史悠久之明证。古井之名著于史籍,《亳州志》云: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四年,高欢遣樊子鹄攻魏将元树于谯,树将独孤将军败死,死前将金锏长戟弃于此井,故井之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年前。井泉甘洌,积年不涸,以之为酒,则清如水晶,味似幽兰。

明清之际,列为贡品。故有贡酒之说。后因屡遭兵燹,堙没者百有余年。解放后,举国升平,百废俱兴,公元一九五九年经大力勘察,此井得重见天日。而今古井贡酒香飘四海,誉满五洲,酒因井而得名,井亦因酒而益彰。古井亭始建于解放前夕,今重建斯亭,增其旧制,登临揽胜,把酒凭栏,必能发吊古之幽情,添衔杯之雅趣。爰为之记,俾后人知斯井之渊源,而倍加珍爱,爱井及亭,庶斯亭之不朽”。

围绕着古井和古井亭的,是古井园。园中是一棵百年老槐树。俗话说“有湖必有柳,有井必有槐”。冥冥之中,槐和井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这棵古槐正是千年古井的陪伴者和守护神。古槐、古井,蓝天、白云,正是这四个元素组成了“古井贡”商标。

中国酒网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