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药酒进补是我国历代民间最常用的一种进补方法,既能御寒,又能防病。
酒,本身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之功效,与药相配伍,可以大大增强药力,既能达到防治疾病的日常保健功效,还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
《千金要方》曰:“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终身常乐,百病不生。”因此,药酒自古以来就有“百药之长”的说法。
所谓药酒,一般是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动物的全体或者内脏,或者某些矿物质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浸泡在适当浓度的酒精、白酒、黄酒或者葡萄酒中制成。
药酒按照功效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治疗性药酒,可以祛风散寒、舒筋通络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木瓜酒、风湿酒、国公酒和五加皮酒等。
另一类则是滋补性药酒,可以用来补养气血、滋阴壮阳、温肾补脾达到补虚强身的目的。这类药酒根据功效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补益气血的十全大补酒、桑椹酒;滋阴补血的当归酒;温肾助阳的参茸酒、龟龄酒、椰岛鹿龟酒;健脾养胃的十二红药酒;补心安神的猴头酒、五味子酒等等。
饮用药酒祛病强身,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药酒在医学上运用的记载。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有用“红兰花酒”治疗妇女痛经的记录。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有了69个药酒方。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更出现了67味大组方的国宝级宫廷药酒“鸿茅药酒”,专供皇家使用。
可见,药酒在对症治疗、保健强身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功效。
中国酒网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