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之瓷羊羔酒比较高档的盛宴酒器,一面之瓷羊羔酒比较高档的盛宴酒器是酒水招商网专设的机械设备栏目信息,主要为朋友们展示机械设备信息
明代景德镇瓷器大量远销欧洲,一叶历史翻过去,它便转而成为公私收藏,随之是研究的推进,只是国内对这方面的著述译介不多,《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的意义自不待言。
关于陶瓷的讨论,一向不大敢涉及,因为不论研究抑或收藏,它都属于热门,自然是高手云集,若非有“独得之秘”,实在不宜轻易置词。不过对陶瓷器皿造型与装饰图案总还是略存关注,各地行旅,也搜集了若干实物资料,比如两年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上,今秋在大英博物馆的参观中。只是大英博物馆藏品太多,以近乎堆放的方式陈列于展柜,常常只能看到器之一面。因此归来后见到霍吉淑《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故宫出版社,2014年),不免十分欣悦,颇有找到另一“面”的感觉,虽然展卷之后发现多数仍是“一面之瓷”,但还是大有获益。此著英文版出版于2001年,“为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的代表作之一,学术参考价值极高,一经面世,几近脱销”(《中文版说明》)。译者《后记》并云因翻译此著而“惊叹于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陶瓷研究之广博与精深”。翻阅之下,深感原作者的确下了不少功夫,相关的对比资料,包括近年中国出土资料的搜集,可称全面;对陶瓷技术、装饰图案以及图案设计,连同它的传播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并瓷器的海外贸易,特别是它在行销之地的使用情况及社会价值等等,都有不俗的讨论,置于卷后的十几个附录,也从不同角度汇聚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其中《元末及明代载有陶瓷的沉船选介》《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明代陶瓷捐赠者资料》,更是我参观归来之后很想了解的情况。译者给予的“广博与精深”之赞,大抵不算过誉,只是以瓷器研究之外行的浅见,我想,“精深”二字或许要稍稍打一点折扣。
全书上下两厚册,著录大英博物馆藏元末至明代的器物九百余件,绝大多数是一器一图,每一器均有详细说明,通过器型、纹样等相关资料的对比,推定时代,确定窑口,并尽量揭明器物用途、图案寓意,是很有学术含量的短论。而器物用途又不仅涉及它在中国之种种,且多处谈到其远足之后的情况。关于图案寓意,看得出作者很是花费心思,然而有时却未免求之过深而解释过度。比如一件景德镇窑青花荔枝纹扁壶,作者考证了荔枝和荔枝酒,继而说到“考虑到制作这种扁壶是用来赠送和盛酒,该荔枝纹壶有可能盛放过荔枝酒”(143页)。又如一件景德镇青花婴戏图盖罐,作者留意到婴戏图中“孩童们的头发几乎被剃光,只留下三绺”,继而略作中西图像中小儿发式之比较,然后说道“最初之所以采纳这种发型或许是出于实用性方面的考虑,比如可以防止虱子传播”(284页)。当然这一类近似蛇足的论断,读者轻轻放过原也无妨。
此外一类,或也不必苛求于作者,比如一件景德镇青花盖罐的罐身图案。图版说明曰,画面内容是“表现一高层官员在侍从的陪同下在园中接受献礼”,“官员身前的芭蕉树旁有另外两位随从,两位都手捧托盘,一盘内为猪,一盘内为水果”,“另一随从正向他奉上托盘,盘内有一礼器爵杯”;“表现历史上显赫的人物从下属处收受献礼的图像流行于晚明时期”(444页)。以谐音方式凑成吉语的流行图案,对于非以汉语为母语者来说,便有类于智力测验,误读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把盘子里的鹿认作猪,官帽认作水果,原本以谐音凑成的加官晋爵添禄,解作“显赫的人物从下属处收受献礼”。又如第454页著录崇祯十一年“青花铭文供瓶”,瓶身题识作“信士陈娘作喜拾本宫花斗祈永衣食充足者崇祯十一年吉日捨”,作者分析说,“由题识可知,供奉人为一位即将婚嫁的妇女—陈娘”;其下特别注明:“笔者感谢汪涛博士对"作喜"一词的解释。”然而这位被感谢者的解释,却很可能是误导。即将婚嫁的妇女自称“作喜”,古今汉语似乎皆不存在如此表达法,因颇疑“作喜”并不是一个词,而“喜”后面的一个“拾”字或是“捨”字的讹写,那么应该读作“信士陈娘作,喜捨本宫花斗”,正如同书第598页著录“透明釉下褐彩铭文净水碗”一件,其上铭文作“信士郑璇喜捨水盂一个”。“喜捨”原是施舍人最常用到的固定表达法,所谓“常奉四等心,行慈悲喜捨”,“慈悲喜捨及方便,精进智慧大梵福”,以当今的检索之便,可在《大正藏》中索得“喜捨”无数。
中国酒网酿酒设备